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3亿
“免疫长城”构建更进一步,而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离不开研发、生产、运输等环节的高效接力。未来将如何做好各人群的疫苗接种?
针对近期群众接种疫苗意愿较强的情况,各地设立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在重点场所提供上门接种等方式,多方协作提高疫苗接种效率。在云南昆明国贸中心接种点,一天的接种量就突破万剂。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晓华提到:“一共有20个注射台,哪个台疫苗注射完成后,疫苗调控组都会及时调控。”
天津则充分发挥网格员在疫苗接种宣传中的作用,努力建立免疫屏障。天津市河东区陶然庭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丽说,社区网格员通过微信群和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群众疫苗接种的服务工作。张丽说:“我们会给各个楼门张贴免疫的小贴示。如果这个楼门在接种的时候超过了90%,我们会在这个楼门张贴一个金盾的标识,让大家能一目了然,知道这个楼门已经接种到90%了;如果是一个绿色的笑脸,就证明这个楼门超过了70%。”
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从1亿剂次到2亿剂次,用了25天;从2亿剂次到3亿剂次,用了16天……5月以来,新冠疫苗接种进入“加速跑”,特别是从7亿剂次到13亿剂次我国用时仅一个月,日均接种量超过2000万剂次。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一直没有终止过,现在疫苗批准使用其实给予我们阻断新冠全球大流行带来了希望,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通过疫苗来建立群体免疫,但是建立群体免疫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如果我们接种疫苗越多,接种率越高,对降低新冠变异的速率也有很大的好处。”
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以来,各地合理规划接种单位、大规模集中接种场所,开展巡回接种等,培训了大量医务人员参与接种。通过精准预约,对人员有效分流,按照省统一采购、统一支付和统一调配原则,精准规范调配疫苗等。疫情发生前我国常规疫苗接种平均每天100多万剂次,而新冠疫苗接种最多一天超过2400万剂次。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多部门的密切协作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从疫苗的研发、生产、审批、供应,包括对涉及的各个重点行业的人群的主管部门,大家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共同发挥作用,共同发力,实际上也是保证这次新冠疫苗接种的很重要的因素。”
接种疫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我国基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在新冠疫苗接种中始终遵循梯次推进的原则,首先安排口岸、海关工作人员等境外输入的高风险人群接种,接着是交通、零售等窗口行业重点人群,接下来统筹考虑多重因素,逐步扩展到其他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年龄组。崔钢表示:“我们接种的人群还要逐步扩展,包括一些有基础病的,包括60岁老人的接种进一步放开。同时随着全球疫情防控的发展态势,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同时也随着我们对于病毒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数据的进一步掌握,逐步扩展到小年龄组。当然这个要随着整体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