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呈现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绚丽新篇。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面向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说,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璀璨绚丽的篇章。基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这十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充满自信。党的二十大开启的奋斗新征程,必将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更具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的宏大实践进程,自信自强是新征程展现的精神状态,是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气神,也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精神底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坚定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自信自强的来源所在。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把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充分贯彻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实践中去。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有力支撑。在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杨艳秋看来,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能力,既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赋予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我们必须把握正确方向,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加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展现时代前进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切实回答时代课题、解决现实问题、回应群众期待。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艺工作者重任在肩。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范玉刚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文艺引领时代风气,在凝聚人心、为社会培根铸魂、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以及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为完成好这一崇高文化使命,我们不仅要促进新时代文艺创作繁荣兴盛,更要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建构和完善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学术学科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对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消费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关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关乎铸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庆寺告诉记者,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体现了凝聚党心民心、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的自信自觉。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全面打造学习研究宣传科学理论的坚强阵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做好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要将学理性研究与大众文化产品创造有效结合,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协同建设的文化,必须突出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看来,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导向,广泛地体现在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宣传、文化作品创作实践中。他以考古学为例谈道,考古学研究的资源、资金、成果都是公共的,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世界性成就,其丰富成果必然要走向人民。在强化基础研究、专业研究基础上做好考古学的科普事业,向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我们的文化创造、文化财富、文化智慧。近年来开展的三星堆考古发掘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开放分享,是一个优秀的案例。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和打开未来的钥匙。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贺云翱说,在考古实践中,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考古学才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悠久的中华文明和丰富的中国材料所呈现的创造性成就,鲜明揭示了考古中国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只有高度中国化,才有能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国学术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艺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学术研究同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范玉刚提出,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有机关联起来,坚守学术报国之志,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研究,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学术成果,深刻把握文化作品的“人民”属性,助力广大群众的文艺素养不断提高,使人民成为新时代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能局限在书斋之中,研究成果要突出社会责任,积极向社会普及、向人民群众分享,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张志强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就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需要、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意愿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做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杨艳秋认为,坚持人民至上、守住初心使命,要求学者必须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立足于社会实践和时代需要,把学术研究与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对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实事求是地给予有说服力的理论解答,通俗易懂地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困惑。
“要观察事物发现其真理,更要将真理实现致用之目的。”在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看来,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就要从人民中来,用到人民中去,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现实问题贡献智慧、建言献策。以文化研究为例,必须深入文化一线进行大量实证调研,了解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真实、多样、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和新期待,分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供需错位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对策。
3、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受访学者一致认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文化的自信自强,外显为国家的形象传播,凝聚为社会价值理念表达,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傅才武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层面的目标要求、社会层面的价值指引和个人层面的道德形塑方向,彰显了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执政使命,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内生来源和核心力量。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引领人民群众在国家层面形成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在社会层面实现规范有序和价值整合,在个人层面完善个人品格和主体性,通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实现文化的自信自强。杨艳秋进一步分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使其土壤深厚,时代精神的激发使其充满生机活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赵庆寺认为,面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
“在操作层面,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宣讲、传播和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发挥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作用。”贺云翱谈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宣传成为常态性的工作,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与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有机结合,与包括家庭、家谱、家祠、家教、家风等丰富内容的家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段妍建议,要抓住价值观建设就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这个根本,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以“四史”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从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4、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应然要求。
从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强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使命担当,旨在更好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范玉刚认为,所谓“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与现实国情,依靠民族的力量,凸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定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诉求目标;所谓“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价值感召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创新力、强大的文化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全球化舞台上的高势能文化。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造福人民,走向世界。贺云翱提出,中华文化独特的知识体系,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可能性的深刻认识。做好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要讲求策略,高度重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思想观念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架设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实现情感共通、理念融通,向世界分享中国知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段妍表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世界提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要精心设置议题,组织精彩、精练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寓于其中。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重视公共外交,引导外界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多彩的中国。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用好多种文化形式,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赵庆寺同样认为,把握和处理好中国发展优势和话语优势的关系,既要“干好中国实事”,还必须“讲好中国故事”。要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完善融通中外、开放包容的话语体系,形成兼收并蓄、增信释疑的叙事体系,以新型国际关系为渠道,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构建多主体、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传播格局,切实提高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看,只有全面提升我们关于中华文明的认识水平,同时全面提升我们关于世界历史和文明比较研究的水平,才能真正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张志强总结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键在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讲清楚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我们必须加强关于中华文明的综合性研究,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结合起来,将哲学、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同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深化文明比较视野下的重大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与深厚文化底蕴,在自信愈满、自强愈盛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置身于伟大事业,融汇于时代洪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以学术担当筑牢文化阵地,以文化铸魂凝聚奋进伟力,守正创新,笃行不怠,一定能够建功新时代,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