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农民工的晚年岁月 究竟真相是什么?(图) - 行情栏目 - 闽桥城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厂家直销  咏玖进出口  扑克  摩托车  深圳    网站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商业服务 » 正文

第一代农民工的晚年岁月 究竟真相是什么?(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15 22:20:55  浏览次数:41
 2023年4月14日,四川泸州市合江县神臂城镇上大村,在当地“大岩洞”居住两个多月的冯必全,在上大村村委会帮助下,搬进村委会旁边的“新家”,结束了近两个月的“穴居”生活。

第一代农民工的晚年岁月 老房早已垮塌寄居洞穴的生活
第一代农民工的晚年岁月

作为中国“第一代农民工”,62岁的冯必全在外打工20余年,如今孑然一身回到老家。家里老屋早已垮塌,他也从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男子变成逐渐衰老的6旬老人。因身无分文,只得寄居洞穴……5月13日,时隔一个月,中猪商务网记者再访冯必全,他目前仍在村委会安排的房子居住,但没有收入来源。村委会介绍他就近务工,日薪80元,但他嫌工资低,拒绝了村委会的好意。在记者劝说下,冯必全表示“愿意去干活”……

上大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冯必全一直关心的独生子女补助,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办理。同时,村委会和镇政府也在摸排核实其有关情况,如果符合低保条件或其他救助条件,也将按政策办理。

实际上,步入晚年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然成为一个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亿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9.2%,约有8632.1万人。这也意味着,再过10年,这8600余万农民工,都将迈过60岁这个坎,进入晚年岁月。他们的晚年生活及养老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观察……

在外打工23年

孑然一身回乡

1961年,冯必全出生在四川合江县焦滩乡小岩村,他在这里长大、打工、结婚、生子。后来,为了生计,年近40岁的他携妻儿出门打工,此后20多年里很少回家,他是典型的中国“第一代农民工”中的一员。

如今,在外打工23年,已年届62岁的他孑然一身地回到合江家乡时,生养他的老家已变成神臂城镇上大村,不再是当年的名字。而对于新的村子名字,他至今都记不熟。

冯必全是个石匠,家里兄弟姊妹多,他直到35岁才娶到媳妇。冯必全的媳妇肖某芬比他小13岁,今年才49岁。据当地村民介绍,婚后两人生了一个儿子。

冯必全向中猪商务网记者回忆,当初家里分家时他只分到一间土房。后来在其他石匠同行帮助下,用条石垒墙建了一栋拥有3间正屋的瓦房。但由于经济条件困难,当时连水泥砂浆都没有,墙壁由条石直接重叠垒砌而成,最顶上的石头摇摇欲坠。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改变一家人的生活窘境,冯必全带着妻子肖某芬和两三岁的儿子,一起外出到广东河源县打工。其堂兄弟冯必勇在河源县古竹镇乡下农村包工建房,冯必全干打地基的活。冯必勇在河源县古竹镇做了上门女婿,其岳父将一间偏房借给冯必全居住。“他们到了河源一年左右,肖某芬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了。”冯必勇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

“靠天吃饭,天气好就有活,下雨就耍。”冯必全说,打工的收入不稳定,以至于自己没有留下积蓄,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据冯必勇回忆,冯必全属于手艺比较粗的“毛石匠”,做不了精细的活,因此其石匠手艺逐渐没多大用处了。

“20多年前,河源农村修房子基本不用石头做地基,而是用混凝土,因此他实际上只能干小工。”冯必勇说,现在冯必全更难找到活了。后来,冯必勇在广东河源县当地成家,融入了当地社会。但有家有室的冯必全反而成了光棍,与当地人格格不入。

“我们做泥水匠的也只能进工地,冯必全也只能到工地干活。但工地管理很规范,对年龄有要求,满了60岁就没工地要了。”冯必勇说,从3年前开始,冯必全就几乎没有正常上过班,靠着在河源打工的亲友们接济,勉强维持生活。冯必勇提供的手机截图显示,他曾在2021年9月、10月分两次给冯必全各转账500元。“更多的时候是我妹妹在接济他,毕竟我也有一家人要生活。”

冯必全的四弟媳妇张女士向中猪商务网记者介绍,去年过年前,冯必全在河源就已吃了上顿没下顿,人瘦得皮包骨头,想回老家却连路费都没有。本村老乡廖宗芳要开车回四川合江老家过年,见他生活困难,征求其意见后把他带回合江老家,路上吃饭、喝水都是廖宗芳买给冯必全的。“刚回来时,走路都站不稳,真是风都能吹倒。”当地村民杜先生说。

老房早已垮塌

“寄居洞穴”的生活

张女士向中猪商务网记者介绍,冯必全回来时,其老房早已垮塌,没地方居住,于是暂住在四弟家里。当时,临近年关,周边乡亲见他生活困难,家里吃好的也都会好心地叫上他。“如此一个来月,他身上的肉才补起来。”多位邻里说。

张女士称,冯必全年轻时有点不顾家,脾气也不好,其媳妇离开可能也与此有关。因脾气不好,冯必全在弟弟家好景不长,过年后不久,两兄弟就闹翻了。张女士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冯必全两兄弟脾气都不好,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情急之下,四弟让他搬出去住,冯必全也*气,说搬就搬,搬到村里一个名叫“大岩洞”的洞穴中居住。

4月12日11时左右,中猪商务网记者在当地村民带领下探访了冯必全居住的“大岩洞”。当时冯必全已在洞里煮好稀饭,正在煮厚皮菜。中猪商务网记者看到,冯必全炒菜时没有油,直接把煮熟的厚皮菜倒进锅里加盐翻炒。他说自己最近都这样吃,因为没钱买油。

中猪商务网记者观察发现,岩洞里确实没有猪油或菜油,只有小半袋米和半袋盐。但岩洞里有灶台。据说很久以前这个洞里住过人,但已去世几十年;后来,还有人在洞里养鸡,岩洞里有两间像房子的构筑物,但是没有门。冯必全砍了几根竹子搭架做床,棉被褥子则是乡亲们不要的物件,他去要过来的。

岩洞里不热,甚至有点冷,冯必全穿了两件衣服。他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他的房子就在这个岩洞的上方,庄稼地就在岩洞下方,因此他对这个岩洞很熟悉,“冬暖夏凉,也不潮湿,其实比上面的房子更适合居住,但没有水、电。”冯必全说,他每天去四弟家里提水、充电,衣服就在附近水塘洗。

从“大岩洞”爬上一个陡坡,再走百多米小路,就是冯必全曾经的家。由于房子长期无人居住,房顶全没了,仅剩两米左右高、光秃秃的石头墙。屋里长起来的杂木,大的已经有小碗那么粗了。

冯必全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自从他外出打工后,23年来他只回来过两次,一次是父亲去世、一次是母亲去世。附近的村邻和他的亲友也证实了他的说法。

在“大岩洞”左、右方,分别还有一个“小岩洞”和一个无名洞。“小岩洞”被村民堆满了干柴,无名洞则成为他的露天厕所。“洞里除了没得电和水,蚊子也很厉害,不点蚊香根本睡不着。”受访时冯必全向中猪商务网记者表示,渴望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帮助,能在老家附近盖两间房遮风避雨,并种点粮食和蔬菜。

村委会安排临时住房

正核实其情况办低保

4月14日,中猪商务网记者与上大村村委会负责人陈国秀取得联系,并反映了冯必全的情况。陈国秀表示,此前没收到相关反映,马上安排人员调查核实。4月17日,中猪商务网记者再次联系陈国秀时得知,村委会已在4月14日当天安排冯必全住进村委会办公室旁边安置孤寡人员的临时小屋。

冯必全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4月14日下午,当地村组干部朱某突然去岩洞,让他搬到村委会居住。因村委会距“大岩洞”太远,约2.5公里,因此他有些不愿去。朱某直接把他的被褥等搬到村委会临时房屋,他只能搬去。但生活两三天后,冯必全说自己非常不习惯,因为村委会附近一个熟人都没有,他感到很孤独。

当地热心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安置冯必全的临时房分为卧室和厨房两个功能区,但面积不大。由于临时房没有灶台、没有气,冯必全说自己无奈之下去赊了一个电磁炉和一个电水壶。“大岩洞里有灶台,旁边柴禾多得是,不用烧电煮饭炒菜,夏天凉快也不用空调电扇。”冯必全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

4月17日,恰逢当地集市赶场,冯必全也赶场凑热闹。一个冯氏本家兄弟见他可怜,给了他一块猪肉。冯必全告诉中猪商务网记者,自从他从四弟家搬出来后,至今已有两个月没吃肉了。“(临时)房子里实在太热了,根本住不了,我还是打算搬回大岩洞居住,那里至少晚上能睡得着。”冯必全说。

5月13日,中猪商务网记者再次回访发现,冯必全目前仍在村委会安排的房子居住,但没有收入来源。上大村村委会负责人陈国秀向中猪商务网记者表示,冯必全一直关心的独生子女补助,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办理。同时,村委会和镇政府也在摸排核实其有关情况,如果其符合低保条件或其他救助条件,也将按政策办理。

在得知冯必全年龄不算太大,也没什么基础病后,陈国秀介绍他到附近的农场打工,日薪80元,但冯必全认为工资太低,不愿意去。对此,其弟媳妇张女士也表示不理解,“去做工,好歹有80元一天,不做工一点收入都没有。”她认为,冯必全还是应该去工作。

5月13日,经中猪商务网记者劝说,为了生活,冯必全表示“愿意去干活”。

2022年农民工平均年龄42.3岁

50岁以上达8600万人

“第一代农民工”将迎来晚年

2023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农民工平均年龄42.3岁,比上年提高0.6岁。男性占63.4%,女性占36.6%。

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7.0%,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41—50岁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3.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9.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约有8632.1万人。

专家指出,在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出生,并在80年代初至90年代外出务工的人群,在学术界被称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是生计型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为解决家庭生计问题。目前,“第一代农民工”的年龄都超过50岁,很多仍在打工。

再过10年,这8600余万农民工都将迈过60岁,成为超龄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务工受限,他们的晚年生活和养老问题值得关注。

实际上,好的政策也在到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而在2022年11月,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收集适合大龄农民工的就业岗位、零工信息,在农民工专场招聘活动中持续发布。尊重大龄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指导企业根据农民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有就业需求的,可以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网站首页 | SiteMap | top行情信息 |粤ICP备11090451号